•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清华大学研制出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 NKT免疫细胞介绍

[复制链接]
1302 4 ZZQ 发表于 2016-4-24 10:32:02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CCTV2《中国财经报道》“感受中国新动能”——免疫细胞对抗癌症] 2016-03-01 14:35
导读:清华大学医学中心细胞治疗研究所张明徽博士已研制出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NKT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在人体众多的免疫细胞中扩增对肿瘤具有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找到了抗击癌症的“特种兵”。2月27日21时50分, CCTV2《中国财经报道》“感受中国新动能”节目全面介绍了张明徽博士的NKT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还原”节目内容,帮助有需要的病友,请看本期内容!
科学发现:意外“邂逅”大个头细胞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全球平均每8个死亡病例中就有一个是死于癌症,比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总数还要高。癌症已是导致现代人类死亡的第一大疾病,每年新增癌症患者有1000多万。
2005年,张明徽的学生意外培养出来一个免疫细胞,这个细胞的个头比其它细胞体积上要大七八倍,张明徽凭着多年的职业敏感判断这个“大个头”细胞上功能比较特殊,张明徽和他的团队留下了这个细胞,并对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惊喜地发现,他们找到的是NKT细胞中的一个亚群,它是免疫系统中的超级杀手,竟然可以杀死癌细胞。
张明徽博士团队发现的这群NKT细胞亚群,有非常特殊的功能,从抗肿瘤的效应来讲,非常非常强,甚至可以说它是免疫系统中抗击恶性肿瘤的一种“特种兵”。
科学研究:NKT细胞的强大抗癌效应
全世界在癌症免疫疗法中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和日本的研究走在国际前沿,2013年著名的《科学》杂志把肿瘤的免疫治疗评为当年“十大科技进展“之首,中国在这个领域一直缺乏创新性的发现,而张明徽博士团队的探索有可能改变这一局面。因为免疫细胞技术的独创性和先进性,2010年张明徽博士团队这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十二五“基金专项支持。
所谓NKT细胞,是20多年前日本学者最先命名的一群细胞,主要功能是给其他免疫细胞释放危险信号。张明徽博士团队发现NKT细胞新亚群的研究成果,2015年在《自然》杂志的子刊《科学报告》上一发表,立即引起了世界瞩目。
张明徽博士团队在高倍显微镜的帮助下,清晰看到这个免疫细胞亚群和癌细胞对抗的全过程,在两个多小时的对抗中,这群NKT亚群细胞有效地消灭了一群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细胞。张明徽博士将这个免疫细胞亚群取名为CD8+NKT亚群。
临床试验: NKT细胞临床试验第一例
2010年开始,张明徽博士团队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合作,招募志愿者,进行临床研究。每个月张明徽博士都会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一起分析疗效。
NKT临床研究的第一位志愿者就是张明徽博士的学生王超的父亲。王超父亲当时被诊断为肝癌晚期,左肝有一个9厘米大的肿瘤,另外在肺有一个1厘米左右的转移灶。王超被医院告知,父亲只有几个月的生存时间,他把父亲的病情告诉张明徽博士,并表示希望父亲能成为这个新发现的亚群“特种兵”临床研究的第一人。王超父亲经过一阶段的NKT细胞免疫治疗后,病情就有了明显好转,看到王超父亲身上的变化,给了张明徽博士团队极大的信心。
不久后,临床研究全面开始。随着志愿者案例逐渐增多,临床效果已逐渐显现。5年来,张明徽博士团队已招募70多名志愿者,治疗在一年以上的30位患者中,七成左右出现了明显好转。
临床研究:细胞免疫研究非一蹴而就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被称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新的“癌症克星“。
张明徽博士认为,NKT亚群细胞在每个人免疫系统里都有,但每个人身体里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含量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同一个环境下,有的人容易长肿瘤,而有的人不容易长肿瘤。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抵抗癌症的功能低下,张明徽博士团队尝试在患者直系亲属的血液中提取培养NKT细胞,用于肿瘤的治疗。
“养细胞不容易,没有两三年功夫,很难培养出合乎要求的细胞。“张明徽博士说。通过多年经验累积,张明徽博士团队已研发完成成熟的培养技术,采集细胞“种子”后,在特殊环境下进行培养扩增,然后经过选拔进行刺激“训练”,最终扩增了上千倍的“精兵强将”回输到志愿者身体中,全面“消灭”体内的癌细胞。生物科技的突破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潜心钻研,像著名的树突状细胞,从发现到获得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美国科学家们花了近40年。而张明徽博士团队从发现NKT细胞到现在开展临床研究,也已经走过了十年的时间。张明徽博士说:“医学创新的过程是耗时、耗力气的过程,往往大家耐不住这么长时间的一个寂寞。研究NKT的这十年,可以说是坐了十年的‘冷板凳’,但结果是让人欣慰的。“
肿瘤治疗:免疫治疗控制战役局面
张明徽博士介绍说,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就相当于打场很艰苦的战役,如果想取得战役的最终胜利,需要有好的战略。
手术在这场战役中能起到先锋的作用,而放化疗正好能起到中军的作用,通过手术放化疗,能消灭敌人大部分的有生力量,但肿瘤一旦有转移倾向,身体里可能就会出现新病灶,这个时候如果及时把免疫治疗跟上,那么它就能够把这个局面给牢牢控制住。
现在,NKT免疫细胞治疗临床一期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初步显现,张明徽博士团队今年开始向大规模临床研究推进。
让我们共同见证NKT细胞治疗的神奇效果!

4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16-4-25 11:28

ZZQ  初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6-4-24 13: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
肿瘤免疫NKT治疗的时机与疗效

目前我们团队的力量、人手、经费和治疗场地空间都非常有限,我们目前主要选择一些大的病种像肺、胃、肝、肠这几个大的病种。 在这几个病种当中,主要选择有肝转移和肺转移的患者,还有一个条件,它的转移病灶或复发的病灶大于2公分,因为这一类患者可以很容易通过影像学进行很明确的效果评价。在医学界,只有经过影像学评价的肿瘤治疗方法才是被医学界认可的,所以我们目前主要选择可评价的病例。通过选择这些可评价的病例,就可以找出哪一些病种的治疗效果比较好。 很多人会问,哪些患者治疗效果好呢?通过我们目前研究发现,肺、肝部的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效果是不错的。如果是患者已经出现了脑转移或者骨转移或者肾上腺部位的转移,这些转移部位的疗效就不是很理想,像脑有免疫性屏障,细胞很难进入,腺体也是。骨的部位因为比较致密,细胞也比较难通过,所以有了这些部位的转移病灶,免疫治疗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对于免疫治疗来讲,刚刚手术后的这些患者,特别是有转移或者复发倾向的,及时配合免疫治疗,效果会更好,比带肿瘤病灶的效果要好。特别是有一些患者,发现时很明确已经有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显示有脉管癌栓,这种情况转移的风险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更好的化疗方案,可直接考虑免疫治疗,我们有很多这种病例。 一些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类型,像胃、肝、胆、胰这几种肿瘤类型,对于化疗方案都不是很敏感,而且缺乏靶向药。这种患者如果发现以后,还有手术机会,在手术后建议及时配合免疫治疗效果会好一些,建议把放疗往后延迟。对于这些患者来讲,化疗方案不敏感,手术已经切掉肿瘤,没有可评价的指标,如果直接上化疗收益不如损失大,以上给大家的建议仅供参考。 免疫治疗的疗效或者NKT治疗的疗效与什么有关系呢?第一个是肿瘤的大小也叫瘤负荷有关系。我们身体中有四五公分像鸭蛋大小的肿瘤,肿瘤细胞数量有几千亿,做细胞治疗的时候,每一次提供的免疫细胞总量一百亿就算很多了,一百亿对抗一千亿的结果可想而知。假如通过手术、放化疗把瘤负荷减少90%再配合免疫治疗,最后治疗的胜算就比较大了。 其实疗效与肿瘤的类型也有关系。主要是肿瘤的发生部位,像脑、腺体这些部位的原发病灶有一个免疫屏障,免疫细胞进入不了,所以针对这些部位的原发灶,NKT免疫治疗效果不好。还有胃、肠这些原发部位病灶,因为组织很致密,免疫细胞进入数量也非常有限,所以这些部位的原发灶效果理论上,效果也是不佳的。 当然像脑、肾上腺、乳腺、胰腺,如果原发部位肿瘤切掉没有再复发,而出现肺和肝的原发灶,这种情况如没有其他方法可用,倒是建议尝试NKT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效果的好坏,还与采用的技术有相当大的关系。文章前面有提免疫系统的抗肿瘤细胞有很多种,选择什么样的细胞很重要,我们在实施治疗的时候,每次用多大量也是治疗的关键。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一些肿瘤科普的相关内容,许多新的患者可能还有许多地方不是很理解,后续在“清华细胞治疗”微信平台上相关肿瘤科普知识会陆续推送,请大家及时关注这个平台,这个平台是我们这个团队做科普讲座的平台,里面慢慢陆续会放一些治疗过程当中的病例展示,还有一些患者治疗后的体会。
妈妈长寿  博士二年级 发表于 2016-4-24 20: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广州
希望是有用的吧
ZZQ  初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6-4-25 09: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
关于抗癌靶向PD-1及PD-L1阻断性抗体使用建议

免疫力是我们不同人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词。有人说我得了感冒不用吃药不用打针,两三天就好了。那么有一些人呢,患了感冒很容易十天、半个月还好不了。有的人手上有一个伤口,那两三天也就好了。还有的人,手上一旦出现伤口,很容易化脓、感染,甚至得去打抗生素,这种表现就是不同的免疫力或者是防御力的一种表现。 那么免疫力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是我们人体免疫系统能力的表现。 什么是免疫系统呢?我们知道我们人体有一些特殊的器官,像扁桃体、淋巴结、脾脏,这个我们知道。但是我们一般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那这些免疫器官就是我们人体驻扎的防御部队的大本营。在这些器官里面有众多的免疫细胞,这个免疫细胞我们常规也叫白细胞,免疫细胞充满了我们的免疫器官。当外部如果有病原微生物进入,通过伤口或者是呼吸道、消化道进入到我们人体的时候,我们免疫系统就会引起一个反应,不同的免疫细胞来一个协同会战,就会把这些微生物全部清除出去,那么这个免疫力就会表现出来。

原创 | 关于抗癌靶向PD-1及PD-L1阻断性抗体使用建议2016-0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和PD-L1的阻断性抗体,由于在难治性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和非小细胞型肺癌等的临床试验中令人鼓舞的疗效而受到患者的关注。机体中的T细胞是清除肿瘤细胞最重要的效应细胞之一。
PD-1是T细胞表面的一个分子,可以发挥抑制T细胞活化的作用,被称为是T细胞活化的“刹车”。 它的配体PD-L1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表面。当T细胞活化的时候, 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相互作用,可以起到踩下刹车、抑制T细胞活化的作用,从而保护肿瘤细胞不被T细胞清除,这是肿瘤一个很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
现在临床上用的PD-1或者PD-L1的阻断性抗体,可以阻断PD-1的抑制作用,也就是负负得正,从而促进T细胞的活化,使T细胞可以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针对PD-1的抗体,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又名nivolumab ),默沙东的Keytruda(又名pembrolizumab)以及针对PD-L1的抗体,罗氏的MPDL3280A先后获得FDA批准,用于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型肺癌的治疗。
目前这些药物尚未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国内医生对其临床应用缺乏经验,很多国内患者自行从国外或香港购买药物进行治疗,缺乏医生的指导。我们群里很多人都问起这个PD-1抗体的问题,我根据其原理,结合目前国外的临床试验发现及国内少数人使用的情况,说说我的想法和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疗效在中西方患者上可能具有差异性
目前虽然PDA批准的PD-1或者PD-L1抗体主要是于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型肺癌的治疗, 但针对不同肿瘤的临床试验正在大规模开展。目前根据已有的国外的临床结果来看,这些抗体针对不同肿瘤的疗效差异性很大。同时,结合国内已有的 PD-1抗体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即便同一种肿瘤,中西方人群对药物的反应性也不同。比如,Opdivo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晚期黑色素瘤的有效率可达31%,但据国内黑色素肿瘤治疗专家20余例临床应用的反馈,目前针对国人的有效率不足10%。这提示基因的差异可能是决定免疫治疗是否有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cen456  小学六年级 发表于 2016-4-25 11: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pd-1的效果还是要看表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