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探论个人理解:癌症治疗新思路讨论与展望(V160106,终版)

    [复制链接]
74701 131 梦想飞翔 发表于 2015-11-21 18:37:49 |
seacat  版主 发表于 2016-2-12 19: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广州
乳腺癌的一些研究显示,术化疗一个方案化疗2周期,肿瘤没反应的,换一个化疗方案如果肿瘤有反应实现CR也是可以改善PFS、OS,但实际上恐怕医生和病人没胆量换方案再试。

消融类的一个问题就是无法直接观察确认是否激活或放大了预存免疫,只能看看CD4+/CD8+一类间接指标。

另外靶向药以及内分泌治疗药物也进入新辅助治疗了,这提示靶向药、内分泌治疗药物缓慢杀伤癌细胞也有可能激活系统,乳腺癌的研究比较多,HER2阳性乳腺癌化疗联合赫赛汀术前治疗相较单独化疗显著提高PCR(PCR率一般有4成多,多的有5、6成),也有荟粹分析显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加入靶向药PCR提高可以转化成PFS、OS优势。另外在乳腺癌单抗类靶向药联合化疗比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疗效更高。

直肠癌、肾癌、胃肠间质瘤都有类似研究。但对于术前使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及EGFR类靶向药的手术副作用较多,可能跟影响血管和组织愈合有关。

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大规模研究较少,国内只有一些个案报道。

wk-2010-609.pdf (360.1 KB, 下载次数: 30)

z2013295.pdf (647.85 KB, 下载次数: 24)

新辅助疗法:乳腺癌抗HER-2靶向治疗的试金石.pdf (1.33 MB, 下载次数: 47)

ⅢA期肺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术后脑转移.pdf (1.05 MB, 下载次数: 57)



真想一觉醒来,我在小学教室对着小学同桌说:“我做了好长一个梦。”
梦想飞翔  大学一年级 发表于 2016-2-15 06: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seacat 发表于 2016-2-12 19:10
乳腺癌的一些研究显示,术化疗一个方案化疗2周期,肿瘤没反应的,换一个化疗方案如果肿瘤有反应实现CR也是 ...

消融相比手术,在消灭病灶释放抗原的同时,可以比手术创伤小,考虑到化疗应答多集中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事实,在第二次化疗应答过程中,通过射频辅助实现CR,或许可以起到提高CR率,延长DFS和OS的效果:
1.标准一化-二化-应答期内射频CR-低剂量吉西他滨三化 或
2.标准一化-低剂量吉西他滨二化-如果应答持续则射频接低剂量三化,否则标准三化后再射频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否将现行化疗PR的部分提升为CR,换来DFS和OS优势?
共享互助,寻找最佳治疗路径!
梦想飞翔  大学一年级 发表于 2016-2-15 06: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梦想飞翔 于 2016-2-15 06:49 编辑
梦想飞翔 发表于 2016-2-11 09:12
@梦想飞翔Q 2016-02-08 14:51:00
    关于手术时机的动物试验:
    楼主:探锁的心 时间:2016-02 ...


我们看到的实验结果如下:
  1)所有naive小鼠都出现了肿瘤,说明接种本身没问题。
  2)所有化疗治愈的小鼠都排斥了接种的肿瘤,代表一个强免疫保护。
  3)直接手术组中有50%出现了肿瘤,说明免疫保护存在,但是没有强大到100%保护。
  4)化疗配合危险信号后手术的小鼠完全排斥了接种的肿瘤,表明存在强免疫保护。
  5)化疗后三天没有看到应答即手术的小鼠只有10%出现了肿瘤,说明免疫保护超过直接手术组。
  6)化疗应答后再手术的小鼠也是只有10%出现了肿瘤。
  7)化疗应答接近最大的小鼠表现了完全保护。
  8)化疗应答停止后刚刚反弹的小鼠只有30%的保护
  9)反弹后回到治疗前的小鼠有50%的保护
  -----------------------------
  @梦想飞翔Q 2016-02-11 09:11:00
  个人理解,如果满足手术条件,最好的手术时机是在化疗应答最强烈但是没有反弹的时候。由于这个时间点不好把握,其次的时间点是看到化疗应答的时候。至于刚刚化疗后,不等应答就手术,可能会遇到化疗无效的情况。之所以在小鼠上看到化疗后马上手术和化疗应答后手术会一样(5,6),可能是因为小鼠化疗应答率在这个实验里是100% ,而人体化疗应答率大约在三分之一。还有一点,联合危险信号化疗的CR率实验小鼠达到100%,而在人.....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免疫与病灶在一个化疗周期内存在此消彼长的波动,这个时间跨度可能比预期的要短得多。以前可能考虑,免疫与病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缓慢演变的过程,时间跨度可能数月到数年,但是小鼠实验中化疗应答不同节点手术免疫保护的不同,特别是3,9条的对应,说明在一个短短的化疗应答期内,免疫与病灶就可能完成了一次攻防换位,形成反弹的结果。临床只有少数病例,出现持续应答直接CR(大部分化疗应答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化疗)。

越来越觉得,癌症的初诊和方案选择,非常非常重要。
共享互助,寻找最佳治疗路径!
seacat  版主 发表于 2016-2-15 11: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广州
射频消融只可用于较小的病灶,所以什么时候用还要看化疗应答情况。
真想一觉醒来,我在小学教室对着小学同桌说:“我做了好长一个梦。”
周倜  小学六年级 发表于 2016-2-17 23: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大连
梦想飞翔 发表于 2015-12-6 16:57
欢迎满足共存免疫11条的朋友,跟帖详细病例,一起进行病程理论分析(临床请以医生意见为准)。不满足11条并 ...

针对这11点,依然不算好判断,比如我家肺腺癌目前吃了三个月靶向,除了第8点之外其他都没有判断的机会。另外如果初诊没有共存免疫,那么什么条件下能发展出共存免疫呢。
梦想飞翔  大学一年级 发表于 2016-2-18 23: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周倜 发表于 2016-2-17 23:17
针对这11点,依然不算好判断,比如我家肺腺癌目前吃了三个月靶向,除了第8点之外其他都没有判断的机会。 ...

所以,癌症的治疗,总是面临艰难的选择。从一开始就的第一次治疗,就非常重要。
共享互助,寻找最佳治疗路径!
梦想飞翔  大学一年级 发表于 2016-2-20 23: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据加拿大媒体报道,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癌症研究中心正在开发使用病毒来消灭癌细胞的技术,目前已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

  据介绍,这项技术使用两种病毒,一种是来自巴西沙蝇并经过改造的马拉巴病毒,另一种则是经过改造的感冒病毒。渥太华医院癌症研究中心的约翰·贝尔医生介绍说,两种病毒起不同作用,马拉巴病毒用于杀死癌细胞,感冒病毒用于激发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调动起来后可令杀死癌细胞的效果保持下去。

  贝尔说,这种技术在动物实验阶段的效果令人振奋,有些动物体内癌细胞消失非常快;有些最初对病毒反应不大的癌细胞,在注射了改造过的病毒后开始有了反应。

  2015年夏天,渥太华医院癌症研究中心正式开始对这种技术进行人体临床试验,采取了将病毒直接注射进肿瘤病灶区的方法。从X光片的效果看,参与试验的两位病人体内肿瘤都消失了。在未来两年内,还将会有70名病人参与这项试验。

  退休护士克里斯蒂娜·莫妮克是首批参与试验者之一。她患有癌症,虽经过了几次化疗但效果不理想。她说,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参与这一试验,相信这可能会为找到更好的癌症治疗方法作出贡献,而这可能会让儿子、孙子辈受益。
共享互助,寻找最佳治疗路径!
梦想飞翔  大学一年级 发表于 2016-2-28 04: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克隆人的治疗贴
http://www.51qiji.com/blog-319026-77781.html

58岁妻子,腹膜后小细胞神经内分泌CA,2014年2月18日确诊。病情:肺结节,肝转(2)、骨转(3)、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肿瘤(6×7cm)挤压输尿管,肾积水导致单肾萎缩坏死。小细胞神经内分泌CA广泛期、晚期。治疗方案:病例稀少,存活率比肺小细胞癌还低,按照肺小细胞癌治疗,行EP方案化疗。历时三天的1个疗程的化疗结束,肿瘤大幅缩小,妻子腹痛、骨痛基本缓解,遂停止化疗。空窗半年后行PET检查,原发及转移灶基本消失,身体状况良好。截止2016年2月18日,无病生存1年+11个月。

我家治疗思路概括如下:
       咋就得了CA?我猜想大多是身体衰老的结果。随年龄增长,身体各部逐渐衰老,免疫力、抵抗力降低,所谓的外忧内患就自然多了起来,其中就包括CA。或许癌症就是未老先衰的典型事件。患病之初,摆在广泛期小细胞CA妻子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化疗,要么坐等。我们咨询的所有专家都异口同声说预后不好。妻子不愿坐等,选择了化疗。
       感谢上苍,妻子属于化疗敏感型,应答很好。一个疗程的化疗,疯狂进展的肿瘤受到遏制,病情得以控制。主治医生要我们继续后续五个疗程的化疗,经过慎重思考,我们决定停止化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治疗期间通过学习大量临床资料了解到,小细胞癌是全身性疾病,它的临床现状可援引世界权威组织NCCN的原文概括:“大约80%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几乎所有的广泛期患者在治疗后一年内复发或疾病进展。”文中的“治疗”就是指从几十年前以来一直都沿用至今的全身化疗标准流程(EP方案),采用该方案治疗的结果就是上文提到的结果。小细胞CA极差的预后与这个标准治疗不无相关,甚至说就是这个治疗造成的也不为过。这么差的预后,也说明治疗是不成功的、有问题的。可是问题出在哪却没人不知道,我猜想除了小细胞CA本身生物属性的因素,一定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化疗剂量过大、次数过多,过度治疗帮了倒忙。如果能够变粗放治疗为精确治疗,或许能闯出一条生路来。想想也是,既然明明知道无法根治,为什么还要死打乱拼、浪费身体本钱。于是我家决定见好就收,终止了化疗,也就是在身体状况尚好且能耐受化疗的时候选择了中断“流水线式”治疗。
       为什么不按照指南做满规定疗程的化疗?要知道,我们当初选择化疗,是因为小细胞发展太快,妻子的身体来不及反应,免疫力明显处于下风,急需外援;现在选择终止化疗,是因为外援(化疗)已经消灭了敌军大部,身体免疫力有很大可能单独支撑局面。既然化疗是黑白通杀,那么选择化疗的时机就至关重要了。癌细胞占上风时候用它可得益,免疫细胞占上风时候用它就必损无疑。化疗次数再多,肿瘤细胞也杀不干净,因为化疗只能杀死有血供的形成病灶,而处在休眠期的肿瘤细胞是绝对杀不死的。这些坏细胞游走全身,无处不在,但其实无害。一味化疗,最终结果就是摧毁唯一有能力保护机体健康的与生俱来的免疫系统。对我们来说,化疗与否需审时度势,时机远比次数重要。也可以说,当化疗有效达到完全缓解、或化疗无效的时候,就应该终止化疗,没道理统统都走工业流水线。否则,是过度治疗。
       那复发了咋办?该咋办就咋办。复发本身就说明免疫系统有问题(耐受、衰竭、逃逸)。目前我们地球人还没有办法调控免疫系统,只有挺身面对(有点悲观)。于是我们当中有不甘心的,想要通过持续的化疗战胜CA,求得正果。仔细想想可能吗,这不就是饮鸩止渴吗。大家都知道化疗挡得了一时,挡不了一世,一旦进展或复发,就不是你想咋办就咋办了,因为那时候我们饱受毒害已经千疮百孔的身体状况肯定不如现在。肿瘤要复发(基于上述原因)是挡不住、防不住的。癌症治疗要靠化疗,治好癌症不能只依靠化疗。我们明智的选择就是加快身体恢复,而不是继续攻击性治疗(化疗),削弱机体。实际临床上,也只有身体状态良好的人,才能同CA持久对抗下去。古人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空窗期咋办?还能咋办,正常人不是也天天“空窗”嘛,就做一个正常人呗。我们还要学会与CA赛跑,只有跑到它前面去才有应对的主动权。遵照祖先的养生理念——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何谓神补,神补就是心理调养,具体下来就是调整心态、积极治疗、愉快生活。为减轻肝肾负担,尽可能不吃药。饮食上爱谁谁,信奉爱吃的就是身体需要的,心情最要紧。期间,我们还选择了生物治疗(DC-CIK),虽不知疗效却也不愿失去机会,但愿能对提高免疫力有帮助。空窗期间,倘若能将身体恢复到好于初次治疗前的水平,那就意味着身体健康状况已经进入良性循环,我们已经跑在了CA的前面,掌握了先机。大不了重新来过!
       治疗一路下来,开头阶段是靠外援(化疗)帮助,后阶段完全是依靠身体天然的自愈能力。凭着妻子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精神,我们首战告捷。侥幸也罢、幸运也罢、命硬也罢,总之聪明、善良、美丽的妻子依然活蹦乱跳。尽管我们无法预知将来,但我们知道生命的存续只能靠生命自己。有道是:生命不息,快乐不止。
       最后,为了壮胆儿,也藐视一下小细胞CA,其实不过如此,才吊了3次药瓶就把你拿下,要不是医生严令禁止回家,妻子那个仅仅1天的住院记录也断不会有,说起来比治感冒还容易些,似乎。
共享互助,寻找最佳治疗路径!
梦想飞翔  大学一年级 发表于 2016-2-28 06: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seacat 发表于 2016-2-12 19:10
乳腺癌的一些研究显示,术化疗一个方案化疗2周期,肿瘤没反应的,换一个化疗方案如果肿瘤有反应实现CR也是 ...

我刚刚转发的奇迹网的病例,小细胞癌,一次化疗后应答,然后停止化疗,然后自己CR自愈了。
猫版有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如果一化PR,停止化疗,预后会如何?
共享互助,寻找最佳治疗路径!
梦想飞翔  大学一年级 发表于 2016-3-3 05: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梦想飞翔 于 2016-3-4 13:28 编辑

关于危险信号因子副作用(本帖仅供技术讨论,临床用药必须以专业医师意见为准):
  • 首选布洛芬,布洛芬无法控制时及时升级波尼松,可有效缓解高烧、高心率、头痛、剧烈腹痛的类感冒样副作用。
  • 用法用量:
    • 布洛芬(美林):每次150mg,一日4次。
    • 醋酸波尼松:每次10-20mg,一日2次(20mg折合地塞米松3mg)。
  • 除非有明确医嘱,请勿同时联用布洛芬和波尼松,尤其是基础体质很差的患者,联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等退烧药)和激素(地塞米松,波尼松等)可能导致低体温、消化道溃疡出血等严重后果。


控制波尼松的用量,使体温控制在37度以下的低烧,或可在危险信号因子的免疫反应需要和激素的抗炎抗细胞免疫作用之间取得平衡。当体温在37度以下时,危险信号因子副作用轻微,痛感微弱。当超过37度可明显感觉到副作用加剧,此时立即应用波尼松5-10mg刹车,可避免发展为剧烈腹痛。当发烧38.5度以上时,通常会出现剧烈头痛、腹痛,病人感受极差,此时即便马上使用20mg波尼松也无法立即改善病人状态,会迁延1日,大伤元气。


对于已知无法用布洛芬控制危险信号因子副作用的患者,可以考虑直接在发现体温超过37度时10mg波尼松。对于我家来说,布洛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每当d3的地塞米松半衰期36小时过去,在d5日总是出现即便使用布洛芬也高烧。这就说明布洛芬对我家来说,用来应对危险信号因子引起的免疫过激是基本无效的,应考虑在d5直接应用10mg波尼松观察。我家体温升高超高37度发生在用12后8-9个小时,可考虑在第7小时应用10mg波尼松观察是否成功控制免疫过激。若剂量不足,2小时后体温仍超37度,不适感逐渐加重,则选择在2小时后加用10mg,并在12小时后根据体温决定是否再用剂量(根据前边测得最低有效剂量而定)。

共享互助,寻找最佳治疗路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