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与癌共舞 首页 微信精华 查看内容

癌症术后担心复发?这个技术有助于监控肿瘤复发进展!

2023-12-6 17:42| 发布者: 青菜567| 查看: 75| 评论: 0|原作者: 青菜567

摘要: 如何看待CTC的辅助监控作用
CTC是肿瘤释放到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通过CTC检测技术可探知其在血液中的数量,那么理论上,按照一定周期多次检测,根据数量变化则能判断病情变化,理想状态下减少则认为有效,增多则认为进展,不变则认为稳定。

按照病人的不同状态,CTC检测的应用也可以分为:

1、复发监控,用于术后病人定期检测,发现波动后结合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确认是否复发进展;

2、疗效监控,用于治疗中病人,发现波动后结合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确认是否耐药进展,从使用方式上来看,与CEA等肿瘤标志物非常接近。

​复发监控

2012年发表了一篇CTC用于评估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的研究[1],该研究纳入共602例乳腺癌患者,并在术前对其中404例患者抽取4管共30ml血液用于检测CTC,采用CellSearch系统检测CTC,术后采用CT等手段随访复查。

结果发现,404例I-III期乳腺癌患者中有76例发现>1个 CTC,占18.8%,以此为标准分为CTC阴性组和CTC阳性组(即>1个),阴性组的4年RFS率为88.4%,而阳性组则为78.9%,共54名患者复发进展,其中16例来自阳性组(占21.1%),38例来自阴性组(占11.1%)。按比例来看,阳性组复发比例确实更高,可按实际复发数量来看,阴性组复发的反而多出一倍。

640.jpg

2014年另一个长期随访研究探索了CTC与乳腺癌复发的关系[2],该研究纳入403例乳腺癌患者,术前抽血检测CTC记为A队列,术后一周抽血检测为B队列,辅助放化疗结束后抽血为C队列,术后一年抽血检测为D队列,术后两年抽血检测为E队列,术后三年为F组。

结果表明,A队列结果阳性的复发率相对高一些(P=0.022),B队列的则没有展现明显相关性,为此研究者回顾了术后一周随访的367例患者的术前血结果,发现复发率相对偏高(P=0.006),C队列结果展现明显相关性,D队列与E队列也有明显相关性,当回顾D/E队列人群的术前血结果则发现与复发没有明显相关性,F队列无论是重新检测还是术前血的结果都无明显相关性。

此结论提示术后不同时间检测的CTC结果的预测价值不同,需要更多优化。

640.jpg

疗效评估

2017年由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发表的单中心研究探究了CTC评估NSCLC患者预后及疗效的可能性[3]。该研究为单中心研究,纳入59例III-IV期的NSCLC患者,在治疗前(指的是从未治疗,而非每次用药前)以及两轮治疗后抽血检测CTC,采用Cellsearch系统检测,将治疗前的CTC结果定义为基线,以2 CTCs/7.5ml为界限,高于的为CTC阳性组,低于则为阴性组。

结果表明,基线阴性组人群的中位PFS为6.2个月,高于基线阳性组的4.3个月;基线阴性组人群的中位OS为11.2个月,高于基线阳性组的8.3个月;然而治疗后的CTC结果并未展现PFS方面差异,OS结果有差异但研究未公布具体结果。

此研究发现治疗前的CTC结果反而比治疗后的CTC结果更具有预测价值,那开始治疗后还是否有必要继续检测CTC,这也是需要更多思考的问题。

640.jpg

2019年PLOS ONE上发表了一篇来自苏州市立医院研究者关于CTC评估NSCLC患者预后及疗效的研究[4]。该研究纳入73例NSCLC患者,采用纳米滤膜富集法检测CTC,每次化疗前抽取7.5ml外周血用于检测CTC,以5个CTC/7.5ml为界限。结果表明,CTC阳性组的中位PFS为11.3个月,长于CTC阴性组的7.2个月。

这项研究的结果与前一项研究又不同,化疗前抽血检测CTC或许是个解决办法,可化疗、免疫这类治疗存在治疗周期,可趁下一次治疗前抽血检测,那对于长期服用靶向药的患者,是否需要为了检测CTC专门停药,若不停药是否会如同上文所述结果难以提供参考,这又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640.jpg

讨论
从以上四篇研究可以看到,虽然目的不同,或用于复发监控、或用于疗效评估,但实际操作流程是几乎一致的,可以概括为治疗前检测、治疗后检测,其中治疗后按一定周期连续抽血检测,且随访过程中是否复发、耐药进展仍以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为主要确认手段。从这个角度看,CTC检测与肿瘤标志物,乃至当下较为流行的MRD检测是比较相似的,均为辅助评估指标,不能作为确诊指标

上述研究虽然得到肯定结论,提示CTC阳性人群可能与较短的复发时间、耐药时间以及生存期有关系,但仔细分析仍有很多明显不足:

1、检测方式不统一:

不同的CTC检测系统所检测到的CTC数量有明显差异,尚无一种通用标准化的检测方案,不同的研究采用的检测方式都有差异,难以统一。

2、阈值缺乏统一规范:

不同的检测方式影响血液中捕获到的CTC数量,也导致划分CTC阳性与阴性组时,划分标准混乱,有研究将>1个CTC即认为阳性,有些则以>2、>5为界限,不同的阈值必然带来不同的统计结果。

3、衡量标准不统一:

CTC分组划分标准也存在差异,部分研究以基线测量结果为准分组,也有部分研究以多次随访检测的平均数分组,不同的分组标准也导致结论存在一定矛盾,如2017年浙大附一院发表的研究中,治疗后CTC与PFS无明显相关,而2019年苏州市立医院发表的研究中则相反。

4、自身局限一:

如同肿瘤标志物、MRD等手段一样,CTC检测虽然可能与复发、耐药相关,但并不能准确提示复发进展的位置、大小以及病灶数量,因此不能代替CT核磁等作为评估是否耐药进展的主要手段。

5、自身局限二:

如同肿瘤标志物、MRD等手段一样,CTC并不局限于单一癌种使用,在多种癌种中都可以检测到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但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并非只有肿瘤患者才能检测到CTC,健康人群同样可能检测到>1个CTC(类似健康人群抽血检查肿瘤标志物也不是全为0一样)[5],缺乏安全范围的界定,对于未检测到或CTC数量较少的患者人群是否能确定无进展?

简而言之,CTC检测虽然历经近百年的发现历史,检测技术也经历多代更新,但仍有诸多不足,加之目前国内CTC检测费用单次费用基本在2000-3000左右,整体上属于性价比较一般甚至有些低的辅助诊断手段,各位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即可,不必强求。

* 以上信息仅供您参考。如有任何问题,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参考文献

1. Franken B, De Groot M R, Mastboom W J B, et al.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disease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in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J]. Breast Cancer Research, 2012, 14(5): 1-8.

2.Van Dalum G, Van der Stam G J, Tibbe A G J, et al.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before and during follow-up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2015, 46(1): 407-413.

3.Zhou J, Dong F, Cui F, et al. The rol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evaluation of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response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 2017, 79: 825-833.

4. Wei T, Zhu D, Yang Y,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nano-enrichment in CTC detection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TC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treatment[J]. PloS one, 2019, 14(7): e0219129.

5.Gao Y, Fan W H, Song Z, et al. Comparis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 detection rates with 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EpCAM) and cell surface vimentin (CSV) antibodies in different solid tumors: a retrospective study[J]. PeerJ, 2021, 9: e10777.

免费咨询

微信添加小助理,您可以获得:①免费咨询肿瘤相关问题②有奖征稿③临床试验④下载APP加入病友群。

640.jpg

文章声明: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编辑推荐

更多>

社区精选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