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 发表于 2018-9-4 10:36:56

发烧处理

发烧这个问题我们在治疗过程会经常遇到比如手术后的病人,会有一个术后吸收热的过程,一般不超过38.5℃自己能慢慢恢复,这个期间采取物理降温即可,如:冰敷,温水擦拭,酒精擦拭(太小的儿童不宜),大概持续一周。如果持续高烧超过40℃那就得做腰穿排除颅内感染了,有感染就得培养病菌,抗生素治疗了。
化疗上药期间有些病人会对一些药物有反应出现发烧的现象,如博来霉素,顺铂等等,这些药物常见副作用就是发烧,这种发烧不超过38.5℃采取物理降温停药24小时后自行消退。
放化疗期间病人免疫力比较差,比如白细胞降低,都会引起感染,造成发烧,所以病人发烧的时候首先得去医院测一个血常规+C反应蛋白的检测。如果有炎症就消炎处理,炎症好转发烧自行消退,这里有个误区就是,发烧了没有超过38.5℃,那就物理降温,这个理解没错,但是首先你得排除感染引起的,如果是感染引起的你只物理降温是不行的,要对症处理。
怎么看有没有感染?
1 一是看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如果有炎性感染会升高。所以C反应蛋白(CRP)检查一定要测的。CR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一旦发生炎症感染,CRP水平即升高,但病毒性感染CRP大都正常,所以只查CRP也是不行的
2二是看中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等,细菌感染时中粒细胞多增高,超过70%;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多增高,超过50%。医生可以从这两个指标和C反应蛋白的表达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如果在白细胞增高的同时存在中粒细胞的增高,比较符合细菌感染,应选用抗生素治疗;在白细胞“正常”或稍降低水平的同时存在淋巴细胞增高,比较符合病毒感染,得行抗病毒治疗。
3另外感染性发热时候要警惕肺炎,许多病人晚期并不是死于颅内肿瘤,而是肺炎引起的并发症。
4.松果体区和四脑室病变或者瘤体比较大的病人多有腹腔分流管,和化疗期间的PICC置管,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的情况,应该想到可能存在“管子感染”的情况,导管感染是比较严重的,处理不好会形成菌血症,甚至败血症。这种情况需要去医院拔管处理,并行对症处理。
中枢热发烧

什么是中枢热?
中枢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异常所产生的发热。中枢性发热在我们这个病友群体中还是比较多见得,特别是病灶在鞍区,下丘脑的部位的病人。
发烧以后排除了上面几项可能引起的感染。白天低烧,夜间体温升高,病人无不舒服,血常规正常,额头不热,四肢热,病灶又在鞍区那就很可能是中枢热了,中枢热用药物无效,处理方法也是不超过38.5℃物理降温。晚上睡觉不要盖太厚,把肩膀漏出来,因为中枢热会根据周围温度改变而改变。不管哪一种发烧一定要多喝水,排尿是一种散热很好的途径,很多人尿尿的时候抖一下,那就是一种体温变化的大脑反射,这个就好比冷的时候,身体会寒颤打哆嗦,道理差不多。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还有一种就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发热了,鞍区病变一定要去调理内分泌,定期调药,激素水平正常可改善。
脑肿瘤晚期
脑肿瘤晚期病人由于癌细胞或者水肿,瘤体挤压形成脑疝,表现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改变,严重时血压忽高忽低,呼吸忽快忽慢,有时面色潮红,大汗淋漓,有时转为苍白,汗闭,体温可高达41℃以上,也可低至35℃以下而不升,最后呼吸停止,终于血压下降,心脏停搏而死亡。
经常有病友问小编发烧的问题,所以小编对遇到的情况加以总结,希望可以切实帮助有需要的病友,不再手足无措。

nbywk 发表于 2018-9-17 12:06:05

学习学习吧

GZR517 发表于 2018-9-20 20:52:29

尽量还是物理降温

地久天长 发表于 2020-1-25 23:29:22

写的很详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