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永远在路上 发表于 2022-2-4 09:32:20

父亲肝癌,已经手术切除。

父亲1.14号在地方医院发现6cm*5cm肝占位,做了好几个检查到1.19号诊断出血管瘤。我不放心,1.20带到华西做了检查,医生说肝癌可能性大,给我们开了住院证,增强核磁,但是排到了2.16才能做核磁,住院排床位可能要一个月以上。 我不敢耽搁,网上预约了西安唐都的床位,1.23号住院,1.25号赶在年前做了手术。

病理结果如下。 我想问下,医生建议我们吃靶向药预防复发。这种情况可以吃吗?
http://oss.yuaigongwu.com/pic/20220204/1643938274189611372.jpg

天晴前 发表于 2022-2-13 20:29:25

本帖最后由 天晴前 于 2022-2-14 17:56 编辑

听建议吃吧,比起可能复发,靶向副作用能接受的。
术后勤检查敏感的肿瘤标志物(1~2星期一次),AFP或者异常凝血酶原,不至于一个都不敏感。

人生永远在路上 发表于 2022-2-16 13:48:01

天晴前 发表于 2022-02-13 20:29
本帖最后由 天晴前 于 2022-2-14 17:56 编辑

听建议吃吧,比起可能复发,靶向副作用能接受的。
术后勤检查敏感的肿瘤标志物(1~2星期一次),AFP或者异常凝血酶原,不至于一个都不敏感。

好的,谢谢你提醒

人生永远在路上 发表于 2022-2-16 13:48:35

我父亲对甲胎蛋白不敏感,查了几次都是正常值。但是异常凝血酶原1800。

天晴前 发表于 2022-2-16 16:22:12

本帖最后由 天晴前 于 2022-2-16 17:22 编辑

异常凝血酶原敏感,就对照手术前后变化,标准是每3天减半,大于两倍这个天数就要留意下,祝根除


“PIVKA-II与AFP的检测结果并无相关性,二者对诊断肝癌其实是互补的。 临床中单独使用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AFP更佳;对于肝癌切除术后效果的评估较AFP更佳;临床应用中,两者同时检测可以取长补短,在灵敏度和特异性平衡方面较单独诊断有优越性。
    PIVKA-II血清半衰期约40~72小时,比AFP短3~5天,能更及时反映HCC的疗效。随访HCC患者治疗后AFP和PIVKA-II水平,发现治疗后PIVKA-II水平恢复正常组,其5年及长期生存率比异常组明显提高,与监测AFP水平变化相比,PIVKA-II用于预测患者预后复发更高效。

不过,PIVKA-II高一定就是肝癌吗?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在某些情况下它的升高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引起。比如肝脏梗阻性黄疸,比如华法林给药,另外一部分病人在肝硬化阶段就致使PIVKA-II的升高。所以,PIVKA-II的升高必须先排除了这些因素的干扰后,再考虑肝癌的可能。”

人生永远在路上 发表于 2022-11-30 21:20:58

回来记录下,已经手术10个月了,明天第4次增强核磁共振复查,但愿别给惊吓,好好让我们过个年。

努力活好 发表于 2022-12-1 20:58:43

手术后有做介入治疗吗

人生永远在路上 发表于 2022-12-2 12:01:37

努力活好 发表于 2022-12-01 20:58
手术后有做介入治疗吗

术后两个月做了预防性介入

努力活好 发表于 2022-12-2 14:55:12

人生永远在路上 发表于 2022-12-02 12:01
术后两个月做了预防性介入

效果怎样,副作用大吗?

人生永远在路上 发表于 2022-12-2 15:51:59

顺利通关,这下可以安心过年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父亲肝癌,已经手术切除。